问医生,享健康!
陈莉
副主任医师
安徽省妇幼保健院
小儿内科

1992年毕业于安徽省医科大学,擅长新生儿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尤其擅长儿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诊治,对儿童哮喘亦有研究。曾有多篇专业论文先后在专业级学术杂志上发表,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。...

擅长: 新生儿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尤其擅长儿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诊治,对儿童哮喘亦有研究

陈莉
陈莉副主任医师

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内科

宝宝频繁呛奶引发肺炎如何诊断

  宝宝频繁呛奶引发肺炎的诊断要点包括观察症状表现、进行体格检查、开展实验室检查、实施影像学检查以及结合病史情况等。   1.观察症状表现:呛奶导致的肺炎,宝宝可能出现咳嗽症状,起初可能是偶尔轻咳,之后可能发展为频繁咳嗽。还会有呼吸异常,比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可见鼻翼扇动、三凹征等。发热也是常见症状,体温可高可低,部分宝宝可能体温正常。此外,宝宝可能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、口吐泡沫等。   2.进行体格检查: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宝宝肺部呼吸音。如果存在肺炎,可能会听到湿啰音、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。同时会检查宝宝的咽喉部,查看是否有红肿、分泌物等情况。还会检查宝宝的生命体征,如心率、呼吸频率、血压等。   3.开展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白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等的数量变化,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。C反应蛋白检查有助于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。降钙素原检测对于鉴别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。痰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,以便选择更合适的抗菌药物,如阿莫西林、头孢克洛、阿奇霉素等,但用药需遵医嘱。   4.实施影像学检查: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方法,能够发现肺部的炎症浸润影。胸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,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。   5.结合病史情况:详细了解宝宝呛奶的频率、程度、持续时间等情况。了解宝宝近期是否有接触过感染源,如家中有人感冒等。还需要了解宝宝的出生情况、既往病史等,综合判断是否为呛奶引发的肺炎。   宝宝频繁呛奶引发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。通过观察症状表现、进行体格检查、开展实验室检查、实施影像学检查以及结合病史情况等,才能准确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肺炎。一旦怀疑宝宝因呛奶引发肺炎,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。...

2025-04-10 13:47:00 3742次浏览

陈莉
陈莉副主任医师

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内科

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

  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,主要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、末梢循环不良、感染因素、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、散热异常等因素有关。   1.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:小孩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,在发烧时,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控能力较弱。当身体受到病原体侵袭体温升高时,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出现紊乱,导致产热和散热失衡,使得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,进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。   2.末梢循环不良:小孩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,血液循环系统也不够完善。发烧时,身体的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,以保证其正常功能,而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会相应减少。这就导致手脚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,热量无法及时送达,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。   3.感染因素:多种病原体如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等感染都可能引起小孩发烧。这些病原体在体内产生毒素,刺激免疫系统,引发炎症反应。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会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,导致手脚部位的血管收缩,出现冰凉症状。例如,流感病毒感染时,小孩常出现高热伴手脚冰凉的表现。   4.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: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,对血管的调节功能不稳定。在发烧时,神经系统可能无法准确地调节四肢血管的收缩和舒张,使得手脚部位的血管过度收缩,血液流通不畅,造成手脚冰凉。   5.散热异常:发烧时,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。如果小孩在发烧过程中,出汗过多或者穿着过少,会导致身体散热过快,而手脚部位由于暴露在外,更容易散热,从而出现冰凉的现象。另外,若环境温度较低,也会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。   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家长发现这种情况时,要密切关注小孩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。可以适当给小孩手脚保暖,如用温水泡脚、搓揉手脚等,以促进血液循环。同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退烧处理。若小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,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,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。...

2025-03-13 13:51:37 3610次浏览

陈莉
陈莉副主任医师

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内科

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怎样止痛的?

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可以通过非甾体抗炎药、镇痛剂、物理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疼痛。 1.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、萘普生等可用于缓解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引起的疼痛。家长需根据医嘱确定用药剂量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炎症反应,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。它们通常用于急性期的短期治疗。适用于轻至中度的疼痛管理,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,因此需要密切监测。 2.镇痛剂 对于严重的疼痛,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阿片粉类镇痛剂,如或羟考酮,以提供更强效的止痛效果。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受体,阻断疼痛信号传导,产生镇痛作用。常用于重度疼痛的控制。当其他方法无法有效缓解剧烈疼痛时,可考虑使用镇痛剂,但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并监控潜在副作用。 3.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、冷敷、按摩等,可以由专业人员指导实施,也可在家自行进行。物理疗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促进组织修复和放松肌肉来缓解疼痛。它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。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以及日常活动受限的情况,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 在处理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的疼痛时,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骨折的风险较高的强力止痛药,以免加重病情。同时,建议定期复查以评估疾病进展和疼痛程度的变化。...

2024-12-20 14:23:27 5182次浏览

123456...  910 末页

  • 推荐医院
  • 医院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