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,孩子相较成人更易患上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小儿的骶骨弯曲尚未形成,直肠呈垂直状,这使得直肠缺乏骶骨的有效支撑,在腹压增加时,直肠更容易向下滑动脱垂。孩子的盆底组织较为薄弱,肌肉和筋膜发育尚未成熟,对直肠的固定作用相对较弱,难以承受直肠内的压力变化,从而增加了脱垂的可能性。
此外,小儿常常存在一些不良的排便习惯,如长时间蹲便、用力排便等,这会使腹压持续升高,对直肠产生较大的向下压力,久而久之,直肠黏膜容易从肛门脱出。一些慢性疾病,如长期腹泻、便秘等,也会频繁刺激直肠,影响直肠周围组织的稳定性,进一步促使直肠脱垂的发生。因此,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排便情况,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,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,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