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医生,享健康!
王成阳
副主任医师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中医科

王成阳博士简介:30年临床,副教授,副主任中医师,安医大中西医结合硕导,国自然函审专家,规培责任导师,治疗组组长,感控质控医师,科研启蒙导师。临床特长:中医药治疗脾胃病、男科病、月经不调、妇科炎症、产后病、胆肾结石、肺结节、乳腺结节、甲状腺结节、口腔溃疡、睡眠障碍、焦虑抑郁、汗证、硬膜外血肿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血尿、肠梗阻、下肢丹毒、阑尾脓肿、过敏性咳嗽、中医药防治肿瘤、内科疑难杂病、亚健康调理及治未病。学术任职: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、青委常委、肺系会委员;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理事;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。学术成绩: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;发表论文23篇,SCI6篇,主编专著1部,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新加坡学习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科进修。誉: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2次,安徽省科技二等奖1次,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;科技厅的一等奖。优秀教师,较受欢迎教师,优秀班主任,优秀科研启蒙导师,专业个人及科技工作者,指导学生获双百双创省赛三等奖、教育厅立项各一次,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,全国肺系病优秀论文。...

擅长: 中药治疗脾胃病、结石、甲状腺肺乳腺结节、月经不调、多汗、溃疡性结肠炎、硬膜外血肿、睡眠障碍、肠梗阻、肿瘤、丹毒,亚健康调理。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风湿疼痛有哪些中医缓解方法?

  1、艾灸缓解疼痛   从古至今艾灸是我国医学界的神奇发明,可以缓解身体多种病症。艾灸被很多人运用,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湿带来的疼痛。主要针对的穴位是:神阙穴、命门穴、足三里穴。主要方法就是使用四库孔艾灸盒,针灸都属于慢性适应的过程,一开始的时候用两根艾条,逐渐的根据使用情况增加到三根或者是四根,循序渐进,每次艾灸的时间比较好掌握在二十分钟以内。   2、中药缓解风湿疼痛   中药一般有明显的通气、活血的作用,可以很好的缓解腰膝酸软,以及关节疼痛的症状。如果想要彻底的缓解风湿引起的疼痛,就一定要先对经络进行疏通,只有经络通顺了,在进行益气补血,才可以从根本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。经常用于缓解疼痛的药。包括白术、黑蚂蚁、妊娠、黄氏等。但是患者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   3、生姜红糖茶   生姜和红糖搭配在一起有很好的暖身效果,对于阴冷导致的风湿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可以通过生姜和红糖驱散身体里面的寒气。主要方法就是取生姜三到五片,红糖适量。一起放在保温瓶中加入开水,焖泡十分钟,代替饮料饮用,有很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。   另外,风湿病患者在生活中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,例如每天慢慢步行二十分钟左右,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速度,以及运动的时间。坚持两到三个月会有很好的改善关节疼痛的效果。但是,患者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,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。...

2025-04-30 11:47:45 4712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中医如何通过甲状腺功能五项结果进行体质辨识

  中医可通过甲状腺功能五项中的促甲状腺激素、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、游离甲状腺素、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、总甲状腺素的结果进行体质辨识,综合判断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痰湿、血瘀等体质。   1.促甲状腺激素:促甲状腺激素升高,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,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。从中医角度看,可能提示阳虚体质。阳虚体质的人常表现为畏寒肢冷、面色苍白、神疲乏力等。因为阳气不足,不能温煦机体,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代谢减缓也符合阳虚的表现。可选用金匮肾气丸、右归丸、桂附地黄丸等药物来温补肾阳,但需遵医嘱。   2.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:这两项指标升高,促甲状腺激素降低,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。中医认为可能与阴虚体质有关。阴虚体质者多有怕热、多汗、心烦失眠、口干咽燥等症状。由于阴液亏虚,不能制约阳气,虚热内生,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代谢状态与之相符。可使用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大补阴丸等药物滋阴降火,具体用药要遵医嘱。   3.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总甲状腺素:这两项指标异常时,结合其他指标和患者症状,若伴有身体困重、胸闷腹胀、舌苔厚腻等表现,可能存在痰湿体质。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关,导致水湿代谢失常,聚而成痰。可选用二陈丸、参苓白术散、香砂六君丸等药物健脾化痰,使用前需咨询医生。   4.综合指标异常且患者有面色晦暗、皮肤粗糙、舌有瘀斑等情况,可能为血瘀体质。血瘀体质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所致。甲状腺疾病长期不愈,可能导致气血瘀滞。可选用血府逐瘀丸、复方丹参片、三七片等药物活血化瘀,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   5.若甲状腺功能五项结果基本正常,但患者有气短、乏力、自汗等表现,可能属于气虚体质。气虚体质的人脏腑功能相对较弱,元气不足。可服用补中益气丸、玉屏风散、四君子丸等药物补气健脾,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   中医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五项结果的分析,结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,从而辨识体质。不同的体质类型对应着不同的调理方法和用药选择,但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和调理效果。当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就诊。...

2025-04-29 15:26:43 4549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假如月经期间吃了逍遥丸,会怎样

  月经期间吃逍遥丸可能会出现月经量改变、月经周期变化、缓解经期不适、引起胃肠道不适、导致过敏反应等情况。   1.月经量改变:逍遥丸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,月经期间服用可能会使月经量增多。对于本身月经量较少的女性,可能会使月经量恢复正常;但对于月经量较多的女性,可能会导致月经量进一步增多,甚至出现经期延长、贫血等情况。   2.月经周期变化:逍遥丸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,月经期间服用可能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,从而导致月经周期出现变化,如月经提前或推迟。   3.缓解经期不适:逍遥丸有疏肝健脾、养血调经的功效,对于因肝郁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、胸胁胀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减退等经期不适症状,月经期间服用逍遥丸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   4.引起胃肠道不适:逍遥丸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,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较为虚弱,胃肠道功能也相对较弱,此时服用逍遥丸可能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。   5.导致过敏反应:部分人可能对逍遥丸中的某些成分过敏,月经期间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。   6.影响凝血功能:虽然逍遥丸本身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,但在月经期间,女性的凝血功能会发生一定变化,服用逍遥丸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凝血机制,增加出血风险。   7.加重肝肾负担:药物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,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状态,此时服用逍遥丸可能会加重肝肾的负担,尤其是对于肝肾功能本身就不太好的女性。   月经期间吃逍遥丸可能会带来多种不同的影响,有积极的一面,如缓解经期不适;也可能有消极的一面,如导致月经量异常、胃肠道不适等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,月经期间服用逍遥丸后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。如果需要在月经期间服用逍遥丸,建议先咨询医生,遵医嘱用药。...

2025-04-29 15:25:33 3683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症状有什么不同

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病因、症状、舌苔表现、脉象和治疗用药上存在差异。病因方面,二者诱因不同;症状上,发热、恶寒、流涕等表现有别;舌苔表现一个偏白,一个偏黄;脉象也各具特点;治疗用药更是不同。   1.病因:风寒感冒通常是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,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,比如在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未及时添衣。风热感冒则多是外感风热之邪,常在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出现,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时易发病。   2.症状: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怕冷明显,轻度发热或不发热,无汗,头痛身痛,鼻塞流清涕,咳嗽吐稀白痰,口不渴或渴喜热饮。风热感冒发热比较明显,微微怕冷,有汗但汗出不畅,咽干口燥,流黄涕,咳嗽咳痰,痰色黄稠。   3.舌苔表现:风寒感冒患者舌苔薄白而润。风热感冒患者舌苔薄黄或黄厚。   4.脉象:风寒感冒脉象多浮紧。风热感冒脉象多浮数。   5.治疗用药:治疗风寒感冒常用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、正柴胡饮颗粒、风寒感冒颗粒等,这些药物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。治疗风热感冒常用药物有银翘解毒片、双黄连口服液、桑菊感冒片等,可起到辛凉解表的功效。但无论使用哪种药物,都需遵医嘱。   了解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病因、症状、舌苔、脉象和治疗用药等方面的不同,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,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。当出现感冒症状时,若无法自行准确判断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。...

2025-04-29 15:24:12 3694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天柱穴位置偏差可能会引发哪些问题

  天柱穴位置偏差可能引发颈部疼痛、头晕目眩、视力下降、睡眠障碍、肩背僵硬等问题。   1.颈部疼痛:天柱穴位于颈部,若位置偏差,针刺或按摩时易刺激周围肌肉、神经,导致颈部肌肉紧张、痉挛,引发疼痛。长期如此,还可能使颈部肌肉劳损,加重疼痛症状。   2.头晕目眩:天柱穴与脑部供血相关。位置偏差可能影响颈部血管,导致脑部供血不足。脑部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,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厥。   3.视力下降:中医认为,眼部与颈部经络相连。天柱穴位置不准确,可能影响眼部经络气血运行,导致眼部营养供应不足。久而久之,会出现视力下降、视物模糊等问题,增加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。   4.睡眠障碍:天柱穴位置偏差影响颈部神经和气血运行,会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和神经系统调节功能。从而导致入睡困难、多梦、易醒等睡眠障碍问题,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。   5.肩背僵硬:天柱穴所在区域与肩背部肌肉相连。位置偏差可能导致颈部气血不畅,进而影响肩背部的气血运行。肩背部肌肉因气血供应不足而出现僵硬、酸痛等症状,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。   6.可能引发其他疾病:长期天柱穴位置偏差,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紊乱,脏腑功能失调。增加颈椎病、肩周炎、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几率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   针对这些问题,可采用一些治疗方法。药物治疗方面,可使用颈复康颗粒、天麻素片、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,以改善颈部血液循环、缓解头晕等症状,但需遵医嘱使用。也可通过针灸、推拿等中医疗法,精准刺激穴位,调整气血运行。同时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,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。   天柱穴位置偏差可能引发多种问题,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因此,在进行穴位刺激时,务必确保位置准确。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。...

2025-04-29 15:22:15 3648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中医揭秘易回奶食物及应对

  在养生热点关注下,中医认为麦芽、山楂、韭菜、花椒、苦瓜等是易回奶的食物。应对时可采用中药调理、饮食调整、按摩、增加哺乳次数、保持心情舒畅等方法。   1.易回奶食物之麦芽:麦芽是常见的易回奶食物,尤其是炒麦芽,其含有的麦角胺类化合物等成分,能抑制泌乳素的分泌,从而减少乳汁的产生。   2.易回奶食物之山楂:山楂有消食化积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从中医角度讲,它可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,对乳汁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。   3.易回奶食物之韭菜:韭菜性温,具有一定的辛辣味。中医认为其辛散之性可能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。   4.易回奶食物之花椒:花椒味辛、性温,有小毒。食用较多花椒可能会使乳汁分泌不畅,出现回奶现象。   5.易回奶食物之苦瓜:苦瓜性寒,过多食用可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进而影响乳汁的生成。   6.应对方法之中药调理: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通乳作用的中药,如通草、王不留行、路路通等。这些中药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和排出。   7.应对方法之饮食调整: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汤类的食物,如猪蹄汤、鲫鱼汤、鸡汤等,有助于补充营养,促进乳汁分泌。   8.应对方法之按摩:通过专业的乳房按摩,可促进乳腺管的通畅,增加乳汁的分泌。按摩时需注意手法和力度。   9.应对方法之增加哺乳次数:频繁地让婴儿吸吮乳头,能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。   10.应对方法之保持心情舒畅:情绪波动会影响内分泌系统,进而影响乳汁分泌。保持心情愉悦、放松,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。   了解易回奶的食物对于哺乳期女性十分重要,当不小心食用这些食物导致回奶时,可通过多种应对方法来改善。但如果回奶情况严重且持续不缓解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产科或中医科就诊,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...

2025-04-28 15:20:14 4705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中医上如何缓解白带常规检查后的疼痛

  白带常规检查后出现疼痛,可通过中药坐浴、穴位按摩、中药内服、艾灸疗法、饮食调理等中医妙招缓解。   1.中药坐浴:选用具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止痛功效的中药,如苦参、黄柏、蛇床子、地肤子等。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,去渣取汁,待药液温度适宜时进行坐浴。中药坐浴可直接作用于局部,能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感,还可预防感染。   2.穴位按摩:按摩一些特定穴位有助于缓解疼痛。例如关元穴,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,按摩此穴位可培元固本、补益下焦;气海穴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,按摩它能益气助阳、调经固经;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按摩该穴位可健脾益血、调肝补肾。用手指轻轻按揉这些穴位,每个穴位按揉3-5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度。   3.中药内服:可在医生的辩证指导下,服用一些中药方剂或中成药。如妇科千金片,具有清热除湿、益气化瘀的功效;花红片能清热解毒、燥湿止带、祛瘀止痛;妇炎康片可清热利湿、理气活血、散结消肿。这些药物对于缓解白带常规检查后的疼痛有一定的作用,但需遵医嘱服用。   4.艾灸疗法:艾灸具有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消肿散结、祛湿散寒等作用。可选取神阙、气海、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。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应灸的穴位,距皮肤2-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,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一般每穴灸10-15分钟,至皮肤红晕为度。艾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。   5.饮食调理:在饮食上,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清热、利湿、解毒作用的食物。如冬瓜,有利水消痰、清热解毒的功效;绿豆能清热解毒、消暑利水;薏仁可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。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疼痛症状。   白带常规检查后出现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,通过上述中医妙招,如中药坐浴、穴位按摩、中药内服、艾灸疗法和饮食调理等,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。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产科就诊,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。同时,使用中药或进行中医操作时,务必遵医嘱。...

2025-04-28 15:18:47 4425次浏览

王成阳
王成阳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女生经期拔罐有什么危害吗

  女生经期拔罐可能带来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、气血亏虚、感染风险增加、加重身体不适等危害。   1.月经量增多:拔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、疏通经络的作用。在经期拔罐,会使盆腔血液循环加快,导致子宫内膜脱落速度增加,从而引起月经量明显增多。   2.经期延长:由于拔罐加速了血液循环,使得子宫内膜的修复过程受到影响。原本正常的经期可能会因此而延长,打乱正常的月经周期。   3.气血亏虚:经期女性身体较为虚弱,本身就处于失血状态。拔罐进一步消耗气血,容易导致气血亏虚。长期如此,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眼花、心悸失眠等症状。   4.感染风险增加:经期女性的宫颈口处于微微张开状态,此时身体的抵抗力相对较低。拔罐可能会使皮肤毛孔扩张,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体内,增加感染妇科疾病的风险。   5.加重身体不适:部分女性在经期会有腰酸、腹痛等不适症状。拔罐可能会刺激穴位,导致这些不适症状加重,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。   女生在经期身体较为特殊和脆弱,拔罐可能会带来多种危害,如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、气血亏虚、感染风险增加以及加重身体不适等。因此,为了身体健康,经期应避免拔罐。若有相关的调理需求,可在月经结束后,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操作。...

2025-04-28 15:16:49 3087次浏览

123456...  910 末页

  • 推荐医院
  • 医院文章